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

關於石滬之小檔案





石滬的構造有哪些?
(1)滬房:圍成弧形的石牆。是魚群聚集的地方。
(2)伸腳:連接滬房的石牆。用來引導魚進入滬房。
(3)腳路:與陸地相連的伸腳。
(4)滬彎:伸腳最尾端向內彎的部分,引導魚往滬房游。
(5)滬門:滬房的入口。
(6)魚井:建在陸連伸腳頭,用來放魚和網的井。
(7)滬牙:為滬主的分區做用。

石滬

一.簡介

吉貝島不僅是北方的漁場,由於潮差方大,它擁有廣大的潮間帶,使得早期的先民體驗出利用潮差來捕魚的觀念,於是利用周邊的玄武岩與珊瑚礁,趁著每天退潮時堆砌石滬,用來捕魚。根據記載,在清朝乾隆年間徵收「滬稅」 時,吉貝便擁有一口大滬、四口小滬,可見石滬的建造遠在清乾隆以前便有了。到了日據時代,吉貝地區的石滬已增加到八十八口左右,居全臺之冠。

二.建造

石滬的堆砌過程是長久,而且辛苦,更需要多人團結合作才能完成的。首先,將願意一起填滬 的人糾集,選定適當的填造地點,訂定嚴格的契約,選定吉日,才開始動工填造。由於填造並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,必須利用天氣比較好的季節,才可填造,所以填一個石滬往往要好幾年,甚至十幾年才能完成。



三.外形

石滬建造的形狀,剛開始大都以半圓形為主,後來覺得不足需要,在滬內增加滬牙,增加漁獲量,但仍然有限,在人力足夠下,改建或新建成漁獲量較多有滬目的石滬。 四.名稱 石滬建造完成後,該給它一個名稱 ,而我們的老祖先往往依它的形狀或特徵來命名,如形狀像畚箕,就取名「畚箕滬仔」;石滬內有兩礁石像奶頭,就取名「奶頭滬仔」;整座石滬的玄武岩又粗又黑,就取「粗石」;滬深且可停靠船隻,取名「船仔頭」;很難到達,就取名「蹋仔」等。

四.技術

堆疊石滬需要技巧,滬石該如何疊才不會毀於潮汐的沖蝕,這可是專門的學問,石滬堆完之後,也要長期維護;如果不維護任由崩落,這個美麗的傳統文化,也許哪一天也會毀於潮汐之中。石滬看起來外型簡單,但做起來可是一件大工程,沒有人能夠獨立完成;堆砌石滬的石頭每個都重達1、20公斤,由附近的山上找尋適合的石材,運到現場,等到退潮才能下水工作,一天能工作的時間也不過4個小時,一群人共同做,這樣的堆疊石滬過程,花費的時間大約為5年。 也因為工程浩大,石滬很少屬於個人所有,大部分都是幾戶共有,甚至也有全村共有,若是全村共有,漁獲就歸村內的宮廟;昔日澎湖各村的自治制度相當成熟且有強而有力。
五.祭祀
拜石滬都在農曆的十月十日(水仙王生日)這天舉行,這天潮水約在十二時左右大退,在十點鐘左右就會把「菜湯飯」挑到自己所屬石滬邊的「滬厝仔」前面(南邊),陳列在地上然後燒香朝海面跪拜,祈求「石滬公」保佑海利大進、石滬豐收。

沒有留言: